中国电力机车朝着世界奔驰——中国南车株机公

中国电力机车朝着世界奔驰——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成功参与中亚铁路建设纪实

韩 军  王 黎

 

昔日的戈壁大漠,今日的阿拉山口,成为沟通30多个国家的新“丝绸之路”。 520日 ,这里将迎来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的2台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电力机车,通过海关沿着中吉乌铁路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第四次向中亚地区出口电力机车。根据有关协议,年内该公司还将有35台机车从这里开往乌兹别克斯和哈萨克斯坦,承担两国干线电气化铁路大部分国际列车和直达列车的快速客运牵引,使两国铁路运输能力翻一番。

“中国牌”电力机车在成功推进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后,又将提速的轨道延伸至中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自2003年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制造的电力机车投运乌兹别克斯坦之后,促成该国客、货运列车的时速分别从 65公里 和 50公里 提速到 120公里 和 100公里 ,单机牵引量从约1500吨提高到约4000吨,实现铁路运输水平跨越20年以上;2004年至今,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制造的电力机车在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黄金通道旧首都阿拉木图至新首都阿斯塔纳之间运行,成功解决了该线路“一票难求”的客运紧张局面,推动了哈国铁路装备从低速到高速、从直流到交流的完美转变。

从为中国提速到为世界提速,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怀揣着追逐速度的豪迈激情,涌动着赶超世界一流的雄心壮志,与风竞速,与浪争锋,朝着振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引领世界铁路装备发展的梦想奔跑,在国际舞台上树起了中国品牌。而这一切,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战略决策,离不开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员工科学求实、永争第一的拼搏精神。

 

中国电力机车龙头企业健步迈向国际化

中国的崛起,中国轨道装备交通制造业的腾飞,让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感悟。

看中国铁路发展,铁路作为贯通中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铁路现代化标志的铁路机车辆装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赶超世界到领跑世界,实现了由技术输入到产品技术输出的完美转变,自主创新的“中国名牌”、“世界品牌”不断推出。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一直重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快我国铁路发展步伐,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今年铁路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我国铁路发展的宏观环境非常有利,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地方党委政府对加快铁路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国铁路加快发展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好,要不断发展“走出去”的新局面,抓好“走出去”重点项目的实施,扩大我国铁路对外交流,大力发展铁路口岸运输。

全球铁路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据估算,未来5年,每年全球用于发展铁路运输的金额将超过5万亿人民币,其中用于轨道车辆采购的份额将在7000亿人民币以上,中国市场在800-1000亿,国际市场约6000-6200亿元。

机遇就摆在面前,谁抓住了,谁就能乘势而上。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不仅要快跑更要加速跑,不仅要在国内跑还要在全球跑。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家主力军,理应承担起振兴民族工业、树立中国品牌的重任,不仅要稳固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还要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赢得更高的站位。”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徐宗祥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

早在1997年,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投棋布阵”,研制的出口中东TM1型电力机车,开创了中国电力机车首次整车出口的先河。2001年、2002年公司相继叩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铁路市场的大门。在全球众多企业深陷金融危机的困境时,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在去年却是一枝独秀:2009年公司海外签约额超过5亿元,地铁车辆高端产品,不仅进入地铁技术准入最高的国家——新加坡,而且首次进入曾经紧闭的欧洲市场——获得土尔其伊兹密尔3.5亿元轻轨列车订单。在今年,随着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电力机车启运交付,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将迎来出口机车集中交付期——全年将交付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及其他地区出口机车65台。

     “海外拓展的脚步要早更要快,国际市场角逐的是速度,更是企业实力的比拼。要在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竞争中进入第一阵营,关键是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手中,用高端系统集成能力整合全球最优资源,加快培育端到端的全球产业链、国际营销渠道和全球综合物流体系,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徐宗祥总经理对海外经营颇有见解。

     从中东到欧洲,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经营,海外经营的13年间,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获邀参加六大洲、21个国家各类项目投标,并获得11个项目订单,不仅突破了中东、中亚等传统区域,而且正在向东南亚、南亚、非洲、澳洲、欧洲等地发展潜在客户。全球一流的部件供应商纷纷造访公司,出口乌车、出口哈车等项目产业链延伸至德国、俄罗斯、捷克等国家。13年间,公司实现了由单一产品出口到多元化国际经营的转变,形成了电力机车、城轨车辆、核心部件等多元产品出口格局,国际化经营模式逐步进行海外投资、技术输出的探索。

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有着这样的共同追求: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提供者。从制造到创造,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把拥有核心技术作为立身之本,占据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高地;从做大到做强,在国际分工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由本土化企业向世界级企业转变,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量身订做新型电力机车响誉中亚市场

中亚市场是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的传统市场。该公司总工程师索建国是当时中亚地区项目负责人。2003年首台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电力机车运抵该国时,机车优越的品质深受该国高度赞誉,这件事让索建国至今记忆犹新。索建国说,当时乌国用户在接车时惊叹不已,没想到从中国购买的电力机车这样高档漂亮。他们在2004年独联体各国铁路年会上专门为乌车办了一个展览,供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政府官员、铁路专家参观。从此中国电力机车在中亚地区名声大振。这为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稳固中亚铁路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亚市场的初战告捷让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深受启示——优质的产品品质是赢得市场的制胜法宝。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加倍重视对新型机车投放目标市场包括气候、技术标准、运行环境等基本要素的调研。为中亚地区量身定制的出口乌车和哈车就是成功的案例。

中亚地区铁路轨距为 1520mm ,比中国铁路宽 85mm 。轨距的增加,意味着机车转向架方案和机车动力学要重新计算和设计,机车量身定做工程从这里启动。

在仿真实验室里,技术团队收集了大量中亚地区线路具体参数和气候条件的资料,反复进行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经过上百次测试运算、上千个场景仿真试验模拟,在对比中选择最佳设计方案。通过改进机车减振器和悬挂系统的参数,优化了机车牵引方式和悬挂方式的设计。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首席专家陈喜红说,全新的设计降低了每台车能量损耗5%以上,意味着少烧煤炭2000万吨以上。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铁路线弯道多、曲径度小,气候温差大,最低气温达 零下 50℃ ,最高气温高达 50℃ 。

如何在弯道重重、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机车的牵引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显得至关重要。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技术主管周德安介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公司为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机车做了大量适合当地环境的设计:优化轮轨关系,使其在弯道运行时有充足的安全余量。安装的俄罗斯КЛУБУ机车安全信号系统、ТСКБМ司机警惕系统,让机车的电脑控制更灵活,安全可靠性更强。采用了多种安全装置,通过各种安全标识辅以警示,确保使用者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为测试机车在当地复杂条件下可靠性,仅转向架构架一项试验就通过了1000万次疲劳寿命试验。

要适应 零下 50℃ 的低温运行环境这是机车设计中的一项大考。“为哈车量身定制的防寒系统属世界首创。”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中亚地区项目技术经理李希宁说,机车要在 零下 50℃ 的环境中正常运行,这种特殊的设计在全球是首例,之前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做过这样的抗低温设计,甚至在全球找不到相关技术标准,西门子公司给瑞典、北欧等国家提供的电力机车也只是在 零下 40℃ 的环境中运行。没有经验可循,一切得从零起步。

解决这个看似简单的机车抗低温问题,凝聚了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项目技术团队的心血和汗水。全球采购车体抗寒材料,设计机车暖通系统,改良零部件耐低温性能,设置机车预热风机进行整车预热……每一项科技创新,每一项技术攻关,都经过了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碰撞。

2004年首台机车交付以来,在哈萨克斯坦1000多公里铁路线上,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提供的电力机车经受住了多沙漠、戈壁滩、风沙大等恶劣环境的运行挑战。

 

机车设计打出“技术牌”和“环保牌”

低碳经济正在促使国际贸易、国际产业发展发生变化。谁能抢先发展好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动权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近些年,独联体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组织铁路现代化改造装备采购或者招投标,项目的金额非常可观。如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近年获得的哈萨克斯坦电机车订单,金额就高达1亿美元。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在拓展中亚市场中不谋求价格竞争,而是主打“技术牌”、“环保牌”,谋求更高的性价比。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许多国际环保文件(条约)的签约国,在铁路开发方面涉及“环境影响评估CEIA的多边条约”、“控制危险废弃物运动的BASEE条约”、“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条约”等多项环保条约。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为此在设计时大量采用ГОСТ标准,选用可回收材料。比如机车蓄电池的选用,国内企业一般采用成本较低的铅酸电池,而乌车项目选用了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成本较高的镍镉电池,更能满足低碳、绿色环保的要求。为降低机车噪音,按照国际铁路联盟UIC651标准,一方面对主要噪声源优化设计,另一方面采用新材料、新方法切断或降低噪声传播途径。

哈车项目设计主管陈安俊说,低碳环保还体现在机车“瘦身”上。国内外同类型机车重量一般在88吨左右,我们制造的哈车重量仅为85吨。这能让机车每年节约用电3万余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0余吨。

李希宁介绍,中亚地区铁路发展较为滞后,在项目谈判时我们本着参与中亚铁路发展的理念,一直设法让他们接受一些新技术。在乌车项目技术谈判中,就轮盘制动采用哪种制动系统,李希宁与乌国铁道部项目经理卡萨耶夫进行了2个月时间的密集商洽。在中亚地区许多“列宁号”机车都采用技术落后的踏面制动系统,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提出乌车设计选用技术先进的盘面制动系统,对此“老卡”不太接受,他认为,踏面制动系统在乌兹别克斯坦已运用多年,没有必要改用新的技术。

“基于机车高速运行要求的考虑,盘面制动系统能更好地减少制动对车轨的磨损,安全可靠性更优越。”对李希宁这样的解释“老卡”仍然半信半疑,多次谈判未果。

在与“老卡”一次喝咖啡时,李希宁用咖啡杯进行模拟比喻。他说,机车车轮好比正在旋转的咖啡杯,踏面制动就像用五指抓住旋转的咖啡杯,通过摩擦杯子外壁阻止杯子转动,这对车轮损耗较大。而式制动,就像用拇指和食指一里一外捏住旋转的杯子底部,与车轮没有接触,而是向刹车盘作用力达到制动效果。

这样的形象比喻让“老卡”豁然开朗,欣然接受了选用盘式制动的建议。装载盘式制动系统的乌车投入运营后,车轮更换率大大降低,“老卡”感叹道:盘式制动是明智的选择。

在乌车和哈车项目上,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集合全球最优资源进行集成创新,全面应用了国际铁路联盟、俄罗斯联邦、欧盟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实行全球性价比最优的部件采购,系统集成了西门子的变流、网络控制和俄罗斯的制动、信号系统等技术,使机车完全满足当地使用环境要求;为提升机车品质,运用了中国首创的客运交流电力机车转向架,新型大功率客货两用机车牵引主变压器,驱动单元首次采用弹性架悬方式。

在全球采购中,哈车的真空阻断器却出现了例外。哈车的真空阻断系统计划采购法国阿尔斯通的产品,谈判时他们凭借自己掌握到的核心技术漫天要价,而且供货周期无法得到保证,这使真空阻断系统采购陷入被动局面。

李希宁和技术团队人员商量后,决定自己干。从项目立项到产品制造完成,仅用了30天时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高端创新能力和工作高效率。首台自主研制的真空阻断系统在哈国进行了半年的装车运用,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一台真空阻断系统可为企业节约成本近30万元。

    没有高超的制造工艺,再完善的设计也不会变成现实。一台电力机车有5000多根线缆,2000多个线缆接头,12000多个螺栓等紧固件,全部要用手工连接。看似简单,但对操作工人来说,好比神经外科医生作手术,一根线接错、一个螺栓没有紧好,将导致机车瘫痪。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工艺主管温建军说,员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步都有明确的工艺文件规范,这不仅让员工知道要做成什么样的产品,而且告诉员工怎么去做、怎样有效保障产品质量。

温建军进一步介绍,为了保证乌车和哈车项目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高工效,在机车车体制造时专门制作了辅助员工作业的几十个大样板。员工只要将大样板放在工作台位,根据统一的样板模具装配线卡、管卡,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少划线定位、量尺寸找基准的时间,能提高作业工效8倍,而且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一致性。

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长 360米 的总装车间里,后续13台出口乌车和22台出口哈车正在有条不紊地批量化制造着。从车间里望出去,锃亮的铁轨向天际延伸着,铁轨的那一端,是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持续创新的梦想,是公司加快“走出去”步伐、引领世界铁路装备发展的梦想。

“中央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大趋势,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抓住了国家大力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振兴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实施‘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加快国际化脚步、提高国际经营能力,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制造型企业向高端创新型企业转变,由应用技术开发向增强战略技术储备转变,由个体竞争向战略联盟转变,这些转变逐渐形成了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独特的竞争力。”徐宗祥总经理对公司“走出去”战略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13975377050
1333723413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8068647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